博沃:助力常州市多源数据融合应用赋能水ECO高水平保护
来源: 行业动态 | 时间:2025-04-07
案例背景: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的要求,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快速推进数字政府转型决策部署,为常州市“万亿之城”建设赋能科技化“含绿量”,提升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水平。
聚焦解决水污染防治难,水生态监测空白,太湖流域跨部门水资源调度难等问题,重塑生态协调机制、织密生态感知网络、创新生态监测技术,强化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探索出了一条“治水、管水、活水”的美丽河湖建设新途径,谱写常州“三水统筹”数字化监管保护新篇章。
水环境方面接入了160个水质自动站,776家重点涉水工业公司、37家污水处理厂、3086套农污设施实时在线监控数据。水生态方面集成136个eDNA生物多样性、2个水鸟Al识别视频源、湖泊蓝藻水华爆发及水生植物覆盖率跟踪等监测数据。水资源方面汇聚了21个水文站水位变化、50个泵闸站的漂浮物监控报警信息。
基于全市2528条河流及支流支浜定期监测结果,绘制全域水质污染热力图,结合周边污染源构建流域多因素关联的水污染溯源体系,针对问题区域开展摸底排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定期调度太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进展。
做优农污设施监管闭环监管,以信息化平台运行,重塑监管流程,实现多部门、多层级对全市3086套农污设施的精细化协同监管。
技术创新:强化数据产品研究开发和服务。在大数据归集共享基础上,创新应用水污染溯源技术、eDNA水生生物识别技术及遥感反演技术,深入挖掘规律研判、污染精准溯源、水生生物监测预警、水生态健康评价等数据产品价值,有效服务水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治理,明显提升管理能效。
模式创新:数智融合,打造“三水统筹”监管新模式。依托市“一网统管”归集多部门数据,打破数据壁垒,汇集“十一五”以来建设的水环境、污染源监控、水生态、水资源等各类水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终端信息资源,打造“三水统筹”监测感知新体系。建成市级的生态环境数据中心,横向打通各市级部门数据资源,纵向接入省级环境监视测定数据,建设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信息、社会经济4大主题库。
机制创新:国内首创,重塑水生态联动保护新机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共治,制定全国首部对全行政区域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常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构建“1+8”专项行动工作机制,确定年度工作方案、重点任务和考核细则,聚焦八个专项任务常态化调度。
社会效益:梳理排查全市51条主干河流及其2477条支流支浜信息,绘制了全市首个数据最全的河流地图。基于河流监测结果每月绘制更新全域水质污染热力图,加快提升河道水质和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经济效益:以水生态综合治理平台为纽带,实现水生态、水环境、污水设施数据的横向联动和纵向贯通,全方面提升生态监管水平。激发本地企业研发设计水质自动监测新设备,单座站点建设成本由80到100万降至6到8万。
协同效益:系统已试运行处置了300多条,近半个月的预警任务数已同比下降14%,有效倒逼了全市农污设施各运营和管理单位提升工作效能。
创新效益:实现了水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真、准、全”与污染问题的精准溯源,打造“三水统筹”监管新模式,推动管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