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水的非凡之用
来源: 行业动态 | 时间:2024-12-22
从晶莹露珠到磅礴雨幕,从潺潺溪流到浩瀚江海,水,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滋养万物。然而,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2.5%。我国更是水资源短缺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中等水准的35%,近三分之二的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可用、易于开发的淡水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非常规水源:让污水经过净化重获新生,把雨水集结起来听候调令,将海水淡化成汩汩甘泉,用科技点化盐碱水后滋养绿洲……利用这些曾被打入“另册”的非常规水源,看似科幻,实则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进一步增加,达212.3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3.6%。
此刻,就让我们踏上探索之旅,去看看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利用非常规水,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智慧和力量。
如何在严重缺水城市的低洼地建设大型机场?地处永定河泛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规划建设时就必须解开这道难题。
在位于大兴国际机场东北角的兴旺公园内,有一大片景观湖。这片宁谧美丽的景观湖正与机场的雨洪蓄用紧密相关。
“像这样的景观湖,我们有南北两座,除此以外还有6个雨水调蓄池、3段排水明渠。所有海绵集雨设施加起来总共可蓄水超过300万立方米,相当于1.5个昆明湖的容量。”大兴机场工程师李海告诉记者。
眼前这片湖就是雨水的“集合地”之一。雨水从天而降后,怎么就能“乖乖”汇入指定地点?原来,大兴机场内的“海绵工程”星罗棋布,雨水不仅仅可以迅速渗透,而且在达到饱和时,多余部分能向机场的七大排水分区汇聚,顺着滞水塘、调蓄池等排入周边水系。
除了美化环境,收集起来的雨水还有何“用武之地”?“大兴机场涝能蓄、旱能用、急能排。两座景观湖存蓄了大约50万立方米的雨水,可拿来浇灌绿地、喷洒道路;航站楼楼顶的雨水调蓄设施容量有6000立方米,处理后可以用作空调循环冷却水。此外,机场还有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集雨花箱等设施,雨水收集率达100%。除了自然下渗外,每年循环利用的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大兴机场工程师张宁详细算起了“节水账”。
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湖会干涸吗?面对记者的疑惑,张宁笑着说:“十月后雨水就很少了,但湖水可不只雨水这一个来源。”他指向远处,“那是我们的污水处理站”。
在污水处理站,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依次走过预处理区、生化区、生物膜反应区、消毒区,最终来到了中水配水区,眼见原本充满垃圾废渣的污臭水,经过层层净化,最终汇聚在光伏板下的净水池中。池边,一个方形大鱼缸格外引人注目,一群锦鲤正欢畅游弋,而养鱼的水正是净化后的再生水。
“为景观湖补水只是这些再生水的休闲去处,大部分净化达标后的再生水都将被泵回机场,踏上循环利用之旅。大兴机场每年产生的中水量达200万立方米,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回用。”北京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袁长鸣介绍。
“通过创新一系列水资源管理措施,大兴机场从规划、建设到管理、运营等所有的环节,全方位践行了‘节水优先’的治水思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北京市水务局节水办相关负责人说。
被蔚蓝大海环抱、拥有千里绵延海岸线的山东烟台市,却是个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如何向浩瀚大海汲取发展之源,一直是当地人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烟台市莱山区的金正环保产业园内,两条平板反渗透膜组件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忙碌运转。这里生产的膜组件不仅能在高难工业废污水处理领域大显身手,还能将苦涩海水转化为甘甜淡水,为饱受缺水之苦的海岛居民解决“吃水难”问题。
南隍城岛的居民便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这座位于渤海深处的小岛,层峦叠嶂,海滩如画,而且盛产鲍鱼、海参等珍味,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游玩。然而,就在几年前,该岛在旅游旺季还面临严峻的供水挑战,定时定量的供水方式不仅影响居民生活,更制约了旅游业发展。
“在政府的号召下,我们完成了新型海水淡化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调试,南隍城岛终于实现了24小时供水。”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膜材料研发专家张庆磊说。
向大海借水,必须好借好还。“传统的海水淡化是从海水中拿出一部分淡水后,把剩余浓水排入海中,我们则是在淡化海水的同时,把其中有用的化学资源,如溴素、氯化钠和氯化钾提取出来加以回收,这样既能做到物尽其用,又能大幅度减少污染隐患。”张庆磊说,“我们自主研发特种耐酸膜、特种耐碱膜、高效分盐膜、硫酸钙结晶技术,有效推动了海水、矿井水和污废水资源的处理与利用。”
海水淡化作为海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已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方法。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培育节水产业,海水淡化行业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裕龙石化已建成日解决能力达14万吨的海水淡化工程,所有工业用水均来自海水淡化。万华蓬莱化工产业园一期也已建成日解决能力达10万吨的海水淡化工程,规划海水淡化水利用占比达用水量八成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非常规水利用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推动非常规水在更多场景应用,替代宝贵的淡水资源。”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说。
全国15亿亩盐碱地,新疆占了近三分之一。如何利用好这些被视作农业“禁区”的土地,让其焕发勃勃生机?
为了探寻答案,记者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阿拉尔市。在这里,塔里木河上游灌区排放的水汇聚成河,形成了一片4300余亩的盐碱水域。
走进陇达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记者的目光瞬间被道路两侧一眼望不到头的培育池所吸引。碧澄澄的水面细波荡漾,气泡如珠玑般点缀其上,一派生机勃勃。
彭仁凯是该合作社的理事长。说话间,他弯腰从池中舀起半盆活蹦乱跳的对虾,笑着对记者说:“去年我们一座温室就成功产出了5000公斤的南美白对虾,产值高达60万元。”
这些年,“海鲜陆养”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思路,而彭仁凯的“海鲜梦”并未止步,他渴望养殖更多种类的海鲜。愿望的实现谈何容易,过去几年里,一批批技术员尝试在盐碱水中养殖石斑鱼,但都未能成功。
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团的到来,带来了转机。科技特派员们通过精准帮扶模式,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动力。其中,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学科的舒妙安教授,在深入调研阿拉尔市地下盐碱水后,成功研发出了盐碱水的“类海水”调控技术,为石斑鱼的养殖创造了可能。
“海水是流动水,其水质离子比值和盐度更加均衡,盐碱水则受地理环境、地质土壤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成分复杂多样。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海鱼模拟出适宜的海水生长环境。”舒妙安说。
在舒妙安团队的精心指导下,今年5月,2000多尾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苗从海南空运至阿拉尔,在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找到了新家。经过数月的精心呵护,这些石斑鱼长势良好。
舒妙安对新疆地区的盐碱水综合利用充满信心,并提出“弃水—养殖—治沙灌溉”的生态造田新思路。“养殖后的水会变肥,沉积的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后,能产出改良盐碱荒漠地的有机肥,还能通过蒸发排放的循环水为灌溉农作物提供水源。”他解释说。
盐碱水的“变废为宝”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盐碱水渔农的综合生产能力,还通过“以渔治碱”的方式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实现了盐碱地的复耕和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为盐碱地综合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实践证明,低洼盐碱地通过洗盐排碱和渔业养殖,土壤盐度能一下子就下降。平均每开挖1亩盐碱地养殖池塘,就有3至8亩的盐碱土壤得以改良。”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陶学江说。
从高山之巅到大海之滨,从沃野平畴到戈壁荒原,非常规水源正慢慢的变成为我们日常用水的常规选择……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芷江县强化水资源办理和维护
下一篇:乐米菜店app彩票V